「戲劇」與「醫學」,究竟有甚麼關係?
兩者又如何互相影響?
戲劇與醫學其實並不陌生,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的契可夫本身便是一位醫生,有關醫療的題材在芸芸戲劇作品中亦不罕見。講座將由本團藝術總監胡海輝與計劃醫學顧問吳易叡博士及資深戲劇家盧偉力博士,一起談論醫學與戲劇的關係和無限可能性。
主持:胡海輝(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
講者:吳易叡博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總監及助理教授)
盧偉力博士(資深影視教育及戲劇工作者)
日期︰2019年10月4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6時至7時30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大堂




00:00 介紹嘉賓:香港大學醫學院吳易叡博士及資深影視教育及戲劇藝術工作者盧偉力博士
04:30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計劃簡介
07:33 戲劇和醫學的關係:亞里士多德和戲劇的「淨化」作用
14:50 戲劇和醫學的關係:契訶夫和《凡尼亞舅舅》
18:17 舞台劇和影視作品裡的醫生角色之差異
20:56 疾病和類似醫生的角色作為戲劇題材的歷史發展
28:07 戲劇裏出現的病例?
28:57 弗洛伊德 — 人的四種戲劇和精神疾病作為劇本題材的範式轉移(案例:自閉症、認知障礙症、創傷後遺症)
38:37 醫學何時開始變成科學(powerful science)?
42:30 從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淨化(catharsis)到醫療器材的發明
45:09 莫里哀的《屈打成醫》(The Doctor in Spite of Himself)中顯示出的「cell turn」
47:49 從醫人到醫案件(case)和細胞(cells),為何仍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醫生作為照顧者(carer)和故事(stories)的重要性
56:07 戲劇作為醫療(cultural prescription)和社會醫學的概念
57:41 戲劇裏的醫學:達爾文與自然主義(naturalism)
59:33 易卜生:社會性質與人的心態
1:02:52 戲劇裏的醫學:東西方戲劇的生態和對病的描寫
1:10:33 從Roman Jakobson 詩學溝通的六個元素看創作可能性
1:14:00 從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理論看創作可能性
1:20:36 戲劇素材研究案例:《求證》、《女人四十》
1:27:27 戲劇中顯示的社會背景和疾病污名
1:32:37 《愛滋騷》創作歷程分享—愛滋病的生命節奏的劇場呈現
1:40:42 問答環節:臨終照顧者於戲劇的呈現
1:45:09 醫學故事的作用和應用